今天翻朋友圈看见老同学在朋友圈晒了自己去除幽门幽门螺杆菌的一大堆药物,并且宣布一个月不饮酒。
这个同学工作忙还需要应酬。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才刚刚30多岁就已经换上了严重的胃病。直到他的医生告诉他,再不注意很有可能转变为胃癌,他才大惊失色!
大家通常所说的“胃病”指的是胃炎、胃溃疡之类的,比如,如果胃那个部位疼痛,就捂着那里说,唉呀,我胃病犯了。其实,他说的胃病犯了,就是胃炎胃溃疡疼痛发作了。胃炎胃溃疡这类“胃病”会演变成胃癌吗?有可能,但得看具体情况。
第一种:慢性溃疡性胃炎
慢性胃炎有很多种类,其中一种情况就是溃疡性胃炎,而如果是得了慢性溃疡性胃炎,那么转换成癌症的几率就会大一些。慢性溃疡性胃炎,发生胃癌的几率一般为 1% 到 5% 。为什么呢,目前的研究表明:慢性溃疡性胃炎,长期不治愈,很有可能就会反复有一种炎性刺激,而这种反复的炎性刺激,可能会诱发癌基因的启动。
第二种: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这个需要重视注意了,它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有可能演变成胃癌。萎缩性胃炎症状没有特异性,常见症状以隐痛,饱胀不适及消化不良为主,餐后较明显,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
但是有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3%左右的可能引起癌变,当然,只是有可能,不是一定会演变成胃癌。因为有癌变风险,所以当然要定期随访复查,主要是胃镜筛查。
第三种:胃溃疡胃溃疡
这个指的是良性溃疡,胃溃疡很多是需要治疗的,特别是有症状的溃疡。胃溃疡会不会胃变呢?有这个可能。胃癌有一种类型,即溃疡型胃癌,所谓的恶性溃疡。
得了这三种胃炎可以做什么?
1.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戒烟、忌酒,避免过咸、辛辣、过热、浓茶、咖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防治幽门杆菌感染,规范抗菌治疗,复查。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分餐制、餐具消毒,家庭成员一起治疗等。
2.坚持复查:很多人觉得麻烦,不愿意去医院。但是医生的建议是:一般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无显著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3年复查1次;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应看作是癌变,可考虑将局部病变组织切除或手术切除。
rId7“胃病”演变成胃癌会有什么征兆吗?
靠症状其实是很难早期发现癌症的,不过重视症状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原有的“胃病”表现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疼痛性质、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发生变化,要引起重视,及时去检查。
主要是进行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可能的早期癌变。除了对征兆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有“胃病”者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要考虑抗HP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胃镜。
而胃镜检查的方式除了传统胃镜外,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因其无痛无创、安全舒适、精准高效、无交叉感染等特点,为众多受检者所欢迎。
受检者只要用水吞服,一颗胶囊机器人10—15分钟即可完成胃部检查,更为重要的是检查全程无痛、无交叉感染受检者体验非常舒适,朋友们,难道它不香吗?
可能部分朋友对于磁控胶囊胃镜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认真详细地介绍一下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
一、无痛无麻醉,10-15分钟完成检查
这颗神奇的胶囊机器人,采用等水密度原理设计而成,重量仅为2.7g。受检者只需喝一口水,吞服胶囊机器人后,医生将通过远程磁控系统为患者进行系统化的胃镜检查。
10—15分钟即可完成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等解剖部位观察,让胃部检查更高效。更为重要的是,检查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避免了传统插管胃镜带来的生理痛苦。
二、高清图像,精确诊断
胶囊机器人的专利三镜片镜头,可深入观察0.04毫米微小单位,每秒可拍高达4张高清医学照片。
医生通过智能阅片系统,可自动对海量图像识别过滤,智能筛选,能有效提升医生检查及阅片效率。
任何细微的胃部病变,如胃溃疡、胃出血、息肉等都无所遁形,尽在大圣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的掌握之中。
三、支持双体位检查,无交叉感染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采用自主磁控技术,可同时支持站卧双体位检查,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均可完整观察胃部情况。
另外,胶囊机器人内置天线,受检者无需穿戴马甲即可进行检查,可避免传统插管胃镜所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
尤其是当前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的特殊期间,大圣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使得胃部检查更加安全卫生。
郑重声明:图文由自媒体作者发布,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